厦航翔安新生产基地机务维修工程机库钢屋盖顺利提升封顶(中建八局福建分公司供图)
东南网6月26日讯(本网记者 夏菁 通讯员 王亚坤 喻柏菲)6月26日,厦航翔安新生产基地机务维修工程机库钢屋盖提升封顶顺利完成。
据施工单位中建八局项目经理刘辉介绍,宽体机库、窄体机库是整个项目核心建造部分,钢结构总用钢量约6600吨,钢屋盖提升重量约3500吨,约等于2334辆家用轿车。宽体机库大厅屋盖尺寸160x95m,窄体机库大厅屋盖尺寸184x81m,两个机库屋盖总投影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相当于72个标准篮球场。
在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的统筹协调和大力推动下,项目建设按计划稳步推进。在宽体机库施工现场,8个提升泵站,38个液压器通过控制系统联动作业,牵引机库屋盖缓缓升起,历经10小时,整体提升25.8米,成功到达指定标高,完成提升封顶。在窄体机库施工现场,9个提升泵站,17个液压器通过控制系统联动作业,牵引机库屋盖缓缓升起,历经7小时,整体提升17.4米,成功到达指定标高,完成提升封顶。
据介绍,本次提升的宽体机库大厅网架由1257个焊接球与4791根圆管杆件拼装而成,窄体机库大厅网架由928个焊接球与3489根圆管杆件拼装而成,拼装难度极高。为保证现场拼装精度,特采用3D模拟预拼装技术在工厂内加工阶段即进行了模拟预拼装,且为保证桁架起拱线性的顺滑,各杆件增加冷压弯工序取缔常规已折代曲的施工工艺。此外,项目采用原位拼装和模块化拼装技术,通过BIM技术深化建模、合模碰撞检查及数字化加工,对拼装施工的整体流程进行模拟预演,确保拼装工作高效实施。
机库屋盖不仅重量大,还要在高空中对接的误差要控制在毫米级,保障整体结构的安全性,这对整个施工团队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确保施工精准、安全,项目团队在屋盖上关键杆件处布置了监测传感器,就好比我们生活中体检时的检查器械前端,能够实时监测现场施工工况。通过各个监测传感器的精准“把脉”,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相应的曲线图,以供施工人员及时做出科学的判断。
据悉,项目钢结构工程将于今年7月完成,后续将全面开展机电安装、装饰装修及围护结构施工,预计2026年4月完工。
厦航翔安新生产基地机务维修工程位于厦门市翔安区,总建筑面积约13.43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大修机库、航材库、发动机维修楼、综合维修楼、员工餐厅及其他配套设施用房等。该项目建成后,可满足多种宽体、窄体机型,不同维修需求的飞机灵活停放,大幅提高厦门航空机务维修能力和水平,缩短飞机维修周转时长,从而进一步提升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综合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