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沈丽焕 通讯员 孙磊 黄凯芝 文/图
本报讯 12月9日是“发现最美铁路·讲述环岛高铁幕后的故事”活动的第三天。当天凌晨,“发现最美铁路”团队走进位于环岛高铁西段的海口综合维修段东方综合维修车间(以下简称“东方车间”)。记者现场看到,一群铁路职工热火朝天地进行养护作业,起道、脱杆、捣固、操纵道岔、测试数据等道岔工电联整作业。
“高铁动车组白天运行,铁路维修养护工作只能安排在夜间进行。”东方车间党支部书记邓忠辉向记者介绍,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会在凌晨4点半前完成线上作业。此外,还有一组人员在站内不远处进行轨道精调作业。有的用电子轨温计对轨温进行测量;有的用电子道尺逐根轨枕检查轨距和水平,并用石笔在轨面上进行标注,然后画撬、扒撬、捣固。
“差一点都不行,这是高铁人的作业理念和标准。”东方车间主任张贤说,为了使站内线路平顺、稳固,保持线路高平顺性,满足舒适、平稳行车要求,需要进行人工捣固,做到双轨间零误差,确保线路质量。
从晚上10点多开始点名、分工、准备工具、上车出发,到作业地点、上线作业、收工返回,整个作业过程需要七八小时。归来时,已是东方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