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维修网 - 维修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产品快讯 | 公司动态 | 评测中心 | 商业电讯 | 维修技术 | 选购指南 | 业界动态 | 应用经验 | 科技前沿 | 商务手册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评测中心 > 金山八旬老伯免费维修600多次
W.biz | 商业搜索

金山八旬老伯免费维修600多次

信息来源:weixiu.biz   时间: 2022-11-19  浏览次数:16

  2月4日,维修血压机;2月6日,通抽水马桶;2月9日,修理电饭锅……一本本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八旬老伯赵琪多年来为居民免费维修的内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管帮居民或企业解决了多复杂麻烦的维修难题,他都坚持不吃饭、不收礼、不收钱。

  个头不高、头发花白的赵师傅,经常穿一身工作服,背着工具包,骑车穿梭在金山区山阳镇松卫老街附近。如今,这条街上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他维修过的物件。一提到他,大家都赞不绝口:“维修师傅有很多,可像赵师傅这样会动脑筋、一心为民、不求回报的‘活雷锋’,那是打着灯笼也难找了!”

  虽然年事已高,年前身上还动了个手术,但赵师傅如今仍坚持为居民们提供小部件维修服务。

  心灵手巧“奇招”多

  赵琪原是松江区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安徽山区的军工厂工作,心灵手巧,16岁开始就担任生产组组长。改革开放后,他回到家乡,成了一名钳工。退休后,他主动报名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为居民“修修弄弄”。

  2012年,为了照顾丈母娘,他搬到了金山区山阳镇松卫老街。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初心不改,主动向居委会提出自己会“修修弄弄”。“只要居民有需求,随时可以服务”。2014年5月,金世纪居委会成立了松卫街“邻聚里”自管小组,赵师傅成了骨干力量,专门帮人维修。截至目前,他提供的有记录的免费服务就有600多件次,给老街居民生活起居带来诸多方便。

  “这家自来水龙头装在门外,有时候有人会来偷水,户主就找我想办法,我就在水龙头外面套了件可打开、可上锁的‘外套’”。

  “这家老人有条狗,门一打开狗就往外跑,我就给她装了扇栅栏式的小木门。”

  “这家的自来水水管爆了,我重新接了段水管。”

  ……

  沿着松卫老街走,赵师傅一路自豪地介绍着。搬到松卫老街8年,赵师傅服务过的痕迹随处可见。

  在他的工作室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厚厚的图纸。“年纪大了,记忆力跟不上,维修起来比较有难度的,我就提前画好设计图,再按图施工。”赵师傅说。

  细节见功夫。比如,高医生的一把伞柄断了,他就算好尺寸、画好图纸,再做个木制伞柄;张阿婆想要一副奘糕磨具,赵师傅根据锅子的尺寸设计图纸,再进行制作;叶阿婆中风腿脚不便,上厕所成了大难题,赵师傅马上设计并赶制了一把可以放在便盆上的特殊木椅……

  2016年初,30年一遇的冰冻天气让老街上的老旧水管、水表发生大范围的爆裂,而老街上没有专门的物业公司,于是,赵师傅的电话被“打爆”了。他早出晚归,抓紧时间“抢修”。短短一周,受助居民达30多户。

  对自己“约法三章”

  “我不会打麻将,不会跳舞,就喜欢‘修修弄弄’。”赵师傅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还特地给自己“约法三章”——帮人维修,不吃饭、不收礼、不收钱。有时候,预估维修时间会比较长,他就自己带上泡面解决午饭问题。

  有一次,老街上回来了一位住在市区的业主,因房子长期不住,需要修理不少东西。他找了个维修工,结果遇到“狮子大开口”。后来,听说老街上有位“活雷锋”,就找到了赵师傅。于是,赵师傅一样样帮他维修,从早忙到晚,整整修了8天。

  那位业主十分感激,知道赵师傅不收礼不收钱,于是侧面打听到赵师傅的孙女和外孙女还在上学,就包了两个红包给赵师傅,说是给孩子的压岁钱。赵师傅一时推辞不掉,便收下了红包,但询问了对方市区的家庭住址,表示有空去他家玩。结果,第二天,赵师傅就去了邮局,把钱汇到了那位业主家中。

  值得一提的是,帮人维修涉及到的木料、钉子等零件,赵师傅也大多自己解决:“一些小木料都是捡回来的,拼拼装装可以用。平时,居民知道我需要,也会帮我捡些。而螺丝钉啥的,我有退休工资,支付得起。”

  只要能帮上忙的,他都尽力而为。一次,有家生产橡胶的美资企业遇到了“麻烦事”——厂家在机器上新装了定做的50把刀片后,导致橡胶不能切割,产品无法按时交付,急得企业团团转。赵师傅得知后,让厂里的员工给他拿来了一把旧刀和一把新刀。经过细致比对研究,他发现了问题所在,马上对新刀进行了技术处理,结果第二天问题就解决了。后来,赵师傅帮着把所有的新刀片都维修了一遍。企业老板要奖励赵师傅5000元,但也被他婉言谢绝了。

  免费腾出两间房,作为居民活动点

  2014年,居委会工作人员老吴找到赵师傅,表示镇上要在金世纪居民区建立睦邻点,旨在让老年人走出小家、互帮互助,问他能否把家里的底楼借给睦邻点使用,居委会支付相关费用。对此,赵师傅二话没说,马上腾空了两间房屋,并表示这是服务大家的大好事,分文不取。

  过程中,赵师傅的老伴嵇静芳还成了一名“老伙伴”志愿者。7年多来,这里成了老人们欢聚的地方,每逢佳节,大家在一起包汤圆、过生日、唱党歌……十分开心。这里还曾被评为“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示范睦邻点”。98岁的沈祥书老人每年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过生日。

  前些日子,赵师傅考虑到家门口的台阶有点高,就花了半个月时间,用各种废木料、废塑胶制作了2个无障碍台阶,上面整整齐齐敲了数百个铜钉,又间隔加了防滑塑胶,旁边还安装了扶手,让老人们进出更方便了。

  这两年,赵师傅年纪越来越大,而且还有心脏病等疾病,但他却不愿意停止为居民服务。“看到他们开心,我也很开心。”说到这儿,老人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开心得像个孩子。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维修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