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刘宁玥 鲁启兰 柯育超 魏铭纬)连日来,国际旅游岛商报推出的“走访体验海南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系列报道,受到了读者的关注和点赞。同时,许多群众、新能源车车主和业内人士也从不同渠道向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反映了相关问题。
近日,海口市民文女士向国际旅游岛商报热线反映称,她于8月22日驾驶新能源汽车从陵水返回海口途中,由于电量告急需要充电,但服务站内仅有一台充电桩可充电,其余皆损坏,此外还在其他充电站发现充电桩全部损坏的情况。这让文女士不禁陷入疑惑,不是说全岛大力建设充电桩等新能源配套设施吗?为何在交通要道上可供使用的充电桩却损坏率那么高?这让新能源车主如何安心长途驾驶?
“当时我先是路过了万宁市的奥特莱斯,那边的充电桩全都是坏的,没办法充电,然后在返程的时候车只有50-60公里的电量了,而且还要包括虚电,车内空调等都是耗电的,在高速上就比较着急,后来终于在龙塘加油站找到了充电桩,当时三个充电桩只有一个是好的,不过幸好是能够充上电,如果充不上电只能叫拖车了。”文女士告诉记者,新能源车有个别是可更换电池的,但她的车型只能现场充电,没有电就只能联系拖车拖走,如果当时三个充电桩全都坏了,会给她带来极大的不便。“如果新能源车主都抱有高速公路上可以充电,下一站就充上电的想法,结果最后却遭遇充电桩损坏无法充电的情况,该如何是好?海南既然正在推广新能源车,那么充电设施的保障应该要做到及时高效,否则新能源车主如何放心开上高速?”文女士说。
8月26日下午,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环岛调查途经万宁。在万宁市首创奥特莱斯停车场,经过检查和试用,记者发现六台充电桩中有两台无法使用,现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维修。这六台充电桩均属南方电网,其充电桩检修工作由外部企业承包,现场工作人员坦言,自己只是普通的维修工,接到检修任务才会到现场进行维修,对充电桩整体的设置、维护等情况都不甚了解。
此外,记者途经琼海中原服务站时,现场8台充电桩,仅有2台可供充电,6台损坏,且部分充电桩贴有“正在维修,暂停使用”的提示。记者根据充电桩上提供的客服电话进行拨打,客服反馈称,此前已有用户反映充电桩损坏问题,会登记后安排员工前往修理,对于具体修理时间,却无法给出准确答复。
作为中国首个提出2030年全域禁售燃油车的省份,海南不仅加快各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还致力优化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配套。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77084辆,占汽车保有量的4.8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倍,保有量占比仅低于上海、北京、天津,位居全国第4。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促进中心近期公布数据,今年1月至7月海南新增上牌新能源汽车21119辆,已完成全年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2.5万辆的84.48%,同比增长150.64%;市场渗透率为17.6%,高于全国平均值约5个百分点,其中7月市场渗透率为26.7%。
面对位居全国前列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海南省也着力加强充电桩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2021年海南省新建设充电桩(枪)6464个,全省累计建设换电站21座,充电桩(枪)33705个,总体车桩比2.4:1,初步具备电动汽车环岛出行条件。然而,新能源汽车有车主保养和维护,充电桩出现问题,似乎缺乏一定的应对机制。
首先,充电桩损坏报修依赖市民主动报修。记者8月28日到达澄迈福山一处南方电网充电站,看到有一台充电桩早已亮起故障灯,然而记者拨打其客服热线后,对方对现场充电桩的故障情况仍不知情,反复向记者了解充电桩的故障情况。
其次,充电桩从报修到维护再到反馈的“反射弧”太长,8月26日-28日记者环岛调查期间,数次拨打充电桩客服电话,反馈多起充电桩损坏,对方无法给出具体的维修时间,只承诺修好后会电话反馈给记者,直到8月31日20时记者仍未收到任何反馈信息。
和燃油车不同的是燃油车需要加油,如今很少遇到开车到加油站却加不到油的情况,然而新能源车主却很难确认按图索骥找到的充电桩是否能用,或需要排多久的队?调查显示,许多新能源车主在充电问题上都面临或多或少的压力,维持好新能源汽车的“生态系统”,让新能源汽车不“挨饿”,这是他们目前最大的诉求。8月31日,海南省发改委回应称,对报道涉及的有关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问题,该委都已经关注到了,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对相关问题开展调研和研讨,准备待形成实质性成果的时候再予以作答。
【责任编辑:文建豪】
【内容审核:孙令卫】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