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美军两架F-35“闪电”战机被闪电击中,从而导致战机严重受损,其事故等级被定性为“A级”,幸运的是,该次事故中并未造成人员伤亡。经过最终核算,美军预计F-35“闪电”战机的维修成本高达250万美元,这也是将这起事故归为A级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F-35“闪电”战机作为世界上唯一一种已服役的舰载第五代战斗机,却有着惧怕雷电的致命缺点,这极大限制了它的应用场景。既然美军已经知道F-35“闪电”战机存在着缺陷,为什么还会让其继续飞行呢?这是因为F-35“闪电”战机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而且隐身能力十分优秀,在空战过程中能够在雷达不开机的前提下发射对空导弹,有利于美军尽早占据天时地利的位置。那么,针对F-35“闪电”战机存在的缺陷,美国方面又进行了哪些改进呢?

据“防务世界”网站报道,F-35“闪电”战机惧怕雷电的根本原因是其内部的惰性气体生成系统(OBIGGS)存在问题。正常情况下,惰性气体生成系统通过将氮气注入油箱的方式使机内燃料箱内的气体惰性化,从而保证其在恶劣环境中正常飞行。2018年9月,一架F-35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博福特海军陆战队航空站附近坠毁,这之后,美国国防部宣布所有的F-35战机暂时停飞以进行检查。在对F-35“闪电”战机的例行维护检查中,检修人员发现其中一架战机上的OBIGGS管道已经损坏。

实际上,F-35战机不能在雷电天气飞行这一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时针对这一问题,洛马公司立即暂停了F-35战斗机的交付工作。大约四周之后,交付工作才有序展开。美军汲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建议F-35“闪电”战机禁止在距离闪电或雷暴25英里以内”的距离飞行,以免引起战机爆炸。后来,惰性气体生成系统重新设计之后,这一限制就被取消了。此外,美军还特意订购了十几根特制避雷针,为的就是提高F-35“闪电”战机抗击雷电的能力。

但是从这次的事故来看,F-35“闪电”战机的OBIGGS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未被彻底解决,F-35“闪电”战机的名字也着实名不符实。相信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经验教训,美军会继续加强对于F-35“闪电”战机的OBIGGS系统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