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海关了解到,2台自卡塔尔进口的旧隧道掘进设备近日运抵成都,经成都海关所属天府新区海关实施目的地检验后顺利投入入境维修再制造。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批设备也填补了四川在维修再制造产业领域的空白。
据悉,该批设备由海瑞克(成都)隧道设备有限公司引进,总价值3000余万元,预计于2021年3月完成入境维修再制造并用于武汉地铁项目建设。

对旧设备来说,维修再制造不仅是“重生”,更意味着性能进一步提升,在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的同时实现资源再利用。目前,全球维修再制造产业发展迅猛,年产值已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75%来自美国,2/3以上为汽车业和工程机械制造,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产业。在我国,维修再制造属于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的江苏、广东、天津等省,近十年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布局向内陆拓展趋势明显。
“海瑞克是我们重点扶持企业,此次进口的入境维修再制造隧道挖掘设备,填补了四川在相关领域的空白,有利于带动维修再制造产业发展,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天府新区海关监管一科科长彭建忠讲到。
据海瑞克(成都)隧道设备公司总经理白锟介绍,这次进口的隧道掘进设备为公司通过能力评估后首笔订单,预计将节约制造成本逾千万元,产生巨大的循环经济效益。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