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12月4日引述俄罗斯塔斯社的报道称,俄罗斯海军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号会在明年夏天开始码头系泊测试,并预计将会在2022年开始海试工作。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2017年进入船坞,开始大修工作,到2018年10月30日因船坞沉没导致舰体进水,并被倒塌的吊车砸伤甲板,2019年12月又发生火灾,可以说是命运多舛,但是作为俄罗斯海军唯一的航空母舰,该舰具备极大的象征意义,因此尽管连续遭遇"不幸",但是俄海军始终没有放弃这艘最大战舰。
很少有人能想到,库兹涅佐夫号和苏联第二代"基辅"级航母实际上一脉相承,基辅级航母在苏联海军中代号为1143型载机巡洋舰,其4艘舰分别为1143.1、1143.2、1143.3、1143.4,而库兹涅佐夫号的代号为1143.5,远嫁我国的瓦良格号的代号为1143.6,可见库兹涅佐夫号实际上是基辅级航母的深度升级改进版本。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标准排水量约为5万吨,满载为5.85万吨,不够大型航母(6万吨)的水平,实际上只能算是一艘中型航母。而且该舰的设计思路和使用方式,也和西方国家的航母有极大区别。在冷战时期,苏联海军和美国海军最大的区别在于,苏联海军是一支"功能型"的海军。在苏军的作战计划中,陆军从来都是优先考虑的部分,为此,苏联也把大量资源投入陆军的建设,而苏联海军只有两个任务:第一,为陆军提供侧翼掩护,并执行滨海登陆作战,支援苏联陆军的正面作战;第二,保护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因为当时苏联的潜射弹道导弹射程比较近,因此必须要开到距离苏联本土较远的大西洋水域才能有效威慑美国本土,但是导弹核潜艇远离本土容易遭到攻击,所以苏联海军发展"载机巡洋舰"就是为了掩护自己的导弹核潜艇。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主要作战用途就是使用其搭载的苏-33重型舰载战斗机为整个舰队提供防空保护伞,而舰队则为苏联导弹核潜艇提供掩护。这种战术被称为"堡垒战术",意思是由苏联的水面舰队在导弹核潜艇活动的海域夺取制海权,从而保护本国的导弹核潜艇不受北约反潜兵力的骚扰和打击。
库兹涅佐夫号是苏联解体前建成的最后一艘航母,也是苏联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常规起降重型战斗机的航母,当时在苏联解体前4天,苏联海军部将这艘航母从乌克兰克里米亚强行调往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就在该舰还在地中海狂奔时,苏联轰然解体。而开赴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也依然风雨飘摇,因为在离开乌克兰之前,该舰实际上并未完成建造,还有不少舰载设备并未安装,到摩尔曼斯克后一直到1993年才算勉强完成所有的建造和调试。1995年年底到1996年年初,以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为核心的俄罗斯海军舰队前出大西洋,执行了为期4个月的远海部署,期间舰载苏-33战斗机,卡-27直升机总共完成了700多次飞行训练,编队中的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光荣级巡洋舰等多艘精锐舰艇还进行30多次实弹射击演习。1995~1996年的大西洋巡航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至今为止最为"高光"的时刻。
但是由于俄罗斯国力持续衰败,库兹涅佐夫号由于长期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不得不长期停靠在摩尔曼斯克的码头上,顶着风雪的侵蚀慢慢老化。但是,作为俄军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有着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这也是俄罗斯海军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该舰的一个重要原因。只不过,从1993年完全建成,到如今2020年,库兹涅佐夫号已经度过了27个年头,按照一般军舰30年寿命期,已经是一艘风烛残年的老舰,特别是由于长期缺乏保养,库兹涅佐夫号的实际情况可能要比预想的还要更糟糕一些。所以即使俄罗斯海军在2022年完成大修,恢复了该舰的航行能力,但是该舰到底还有多少战斗力,实在令人无法乐观。